3.《肩关节周围炎中医诊疗指南(修订)》简介
肩关节周围炎属于中医学中“漏肩风”、“肩痛”范畴,是最常见的肩关节疾病。肩关节周围炎治疗目的在于缓解疼痛,改善活动,使肩部获得更好的功能。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减轻症状或者治愈,中医药治疗是保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然而对于本病的诊治,尽管既往已有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诊疗指南发布,但仍然不够全面,且未系统梳理中医药对于肩关节周围炎认识,也未对临床疗效评价指标进行总结。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全面总结最新研究证据完善修订肩关节周围炎中医诊疗指南。本指南在已发布临床诊疗指南的基础上(T/CACM-),从肩关节周围炎病因病机、症候表现、临床分型、辨证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推拿手法、针刺、艾灸等)、其他特色疗法、疗效评价指标等方面全面总结最新研究证据,以更好地指导该病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的开展。(此部分内容由项目组提供)4.《纤维肌痛综合征诊疗指南》简介目前,纤维肌痛综合征在(fibromyalgias,FMS)全世界(欧美为主)患病率为2%-5%,在风湿科疾病中排名第二,患病率高但诊断水平普遍偏低。且目前国内尚无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诊疗指南。中医综合疗法在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学者在中医药、西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开展相对较早,有一定优势。我们将制定一份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药物、非药物方法以及综合疗法的中国纤维肌痛综合征诊疗治指南,指南主要内容包括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中西医诊断方法、中医病因病机梳理、中医证型的确立与规范化、中医综合疗法等,旨在系统地、正确地指导临床医生对纤维肌痛综合征进行规范管理,推动风湿科、疼痛科、心理课、神经科等相关科室临床医师高度重视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综合管理和早期纤维肌痛综合征症状的识别及干预,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早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国内医疗界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此部分内容由项目组提供)5.《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简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我国儿童最常见的疾病,是儿童慢性肺疾患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在儿童CAP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为规范儿童CAP的中医诊疗,本着“循证为举,共识为主,经验为鉴”的原则,遵循中医药治疗儿童CAP的自身特点及临床的实际情况制订本《指南》。本《指南》主要包括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病原学及耐药现状、中医药治疗优势、诊断、分期辨证、疗效评价标准、并发症及预防等方面内容。《指南》的制定将为阐明中医药治疗儿童CAP优势提供循证证据、进一步规范儿童CAP的中医诊疗,提高临床的诊治水平,以期有效降低致病原耐药,减少抗生素使用种类,降低CAP重症肺炎治疗失败率和病死率,降低儿童CAP后慢性肺疾患的发生率,改善疾病后遗留的临床症状,进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此部分内容由项目组提供)6.《尘肺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简介
尘肺病是我国危害最严重和最常见的职业病,是一种没有医疗终结的致残性职业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生存质量以及社会活动能力。目前国内外尚乏针对尘肺病肺纤维化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措施。中医药在改善尘肺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尘肺病中医证候诊断尚缺乏统一、客观的辨证标准,影响中医规范诊疗及特色优势的发挥,亟需建立尘肺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本标准旨在建立尘肺病的常见证候分类与诊断标准,以期进一步指导尘肺病的临床实践,为进一步开展中医药诊治尘肺病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本标准供中医、中西医结合职业病防治工作人员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此部分内容由项目组提供)
(标准化办公室发布)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