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衣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CACA主委视角丨牛晓辉教授聚焦骨与软组
TUhjnbcbe - 2021/3/6 17:33:00

骨与软组织肿瘤发病率低,属于罕见病范畴,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被完全阐明。虽然我国骨与软组织肉瘤的整体治疗水平已有了明显提升,多项治疗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骨肉瘤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改善。

在中国抗癌协会(CACA)年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邀请牛晓辉教授接受采访,就“骨与软组织肉瘤规范化诊疗”向广大临床医生传递肉瘤领域前沿、解读重点。

牛晓辉教授采访视频

牛晓辉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医院骨肿瘤科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肉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CACA)肉瘤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国际保肢协会(ISOLS)中国区唯一BoardMember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CACA)理事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副总编辑

亚太骨与软组织肿瘤学会(APMSTS)常务理事

东亚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作组(EAMOG)前主席、常务理事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专业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骨肿瘤专业组副组长

担任34家SCI期刊审稿专家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篇,其中SCI文章44篇

骨与软组织肉瘤类型与流行病学特点

骨与软组织肉瘤包括原发恶性骨肿瘤和软组织肉瘤两大类,由于两者皆为间叶来源,故均分属于运动系统的原发肿瘤。骨肉瘤、软骨肉瘤和尤文肉瘤是最常见的三种原发恶性骨肿瘤,其中以骨肉瘤最为常见。而软组织肉瘤则病理类型复杂,亚型有50余种。骨与软组织的原发肿瘤虽有较大差异,但治疗上存在许多共性,基于此将骨与软组织肉瘤归为一大类进行诊治。

软组织肉瘤的生长部位较广泛,包括躯干、四肢等都可以发生,导致很多患者初诊时可能选择在皮肤科、外科等不同科室就诊,而不同科室医生,尤其是没有经过肿瘤专业培训的医生,对早期软组织肉瘤的处理和治疗存在较大差异,可能导致患者诊断延误和治疗不当,增加了后期复发时再治疗的难度。为了规范骨与软组织肉瘤的诊疗和全程管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制定了《CSCO经典型骨肉瘤诊疗指南》与《CSCO软组织肉瘤诊疗指南》。

骨与软组织肉瘤诊疗发展历程

早在数亿年前的动物骨骼化石中便已追溯到骨肉瘤的证据,骨肉瘤治疗的学术论文记载也至少有年。骨肉瘤主要发生于青年及儿童,15-25岁为罹患高发期,且容易出现全身转移,其中以肺转移最为常见。

在四十年前,骨肉瘤患者多需接受截肢手术,即便进行扩大范围的截肢手术,截肢后仍可能出现残端局部复发或远处肺转移。化疗的出现有效延长了骨肉瘤患者的生命,截肢后化疗(即辅助化疗)使越来越多的骨肉瘤患者免受肺转移之苦。此后,科学家便着眼于改善骨肉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美国学者开始探索术前化疗(即新辅助化疗),其优势在于化疗后肿瘤可明显缩小,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患肢与生命。医院骨肿瘤科每年约有例新发骨肉瘤,是全世界骨肉瘤单病种体量最大的中心之一。本中心经过新辅助化疗的骨肉瘤患者,90%可保留肢体,70%至80%可达到长期存活(即生命周期超过5年)。

相对而言,软组织肉瘤因病理类型复杂,存在50余种亚型,发病率高且异质性明显,目前新辅助治疗及辅助治疗尚不能达到骨肉瘤类似的疗效,出现肺转移时治疗较为困难。

免疫、靶向等新兴治疗手段方兴未艾

医生及科学工作者通过积极探索,免疫、靶向等新兴治疗手段不断涌现,肿瘤诊疗进入分子时代,但由于骨与软组织肉瘤发病率及被

1
查看完整版本: CACA主委视角丨牛晓辉教授聚焦骨与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