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升高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我国成年人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朋友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运动的减少,都出现了血脂异常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方面的话题。为啥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人们称为“坏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的功能相关,低密度脂蛋白的功能是将胆固醇从肝脏运输到身体各处加以利用,如果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运送的胆固醇增加、身体消耗不了,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硬化,引发心梗、脑梗等并发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好胆固醇”,也是与高密度脂蛋白的功能相关。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把胆固醇运送回肝脏,经过加工重新利用。如果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就会把周身多余的脂胆固醇运回肝脏,减少对血管的损害。这就是为什么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称为坏胆固醇,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称为好胆固醇的原因。应该把胆固醇降低到什么水平?其实这两种脂蛋白只是运输工具,并没有所谓的谁好谁坏,医生们习惯于把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减少肝脏向周身输送胆固醇的数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将过多的胆固醇运回肝脏,那么需要把这两种胆固醇控制在多少水平比较理想。低密度脂蛋白需要降到多少?对于正常人来说,只要把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即可。但如果自身有一定的危险因素,例如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吸烟、饮酒的朋友,建议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2.6以下。如果患有冠心病、心梗、脑梗的朋友,建议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在1.8以下,如果既有心脑血管疾病,又有危险因素,医生会要求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1.4以下。高密度脂蛋白需要控制在什么水平?对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医生认为越高越好,一般要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低于1,如果能够升高到1.2以上,就是非常好的了。如何做才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朋友们知道吗?80%的胆固醇来源于肝脏的合成,食物中摄取的胆固醇仅占20%。这两种机制可以互相补充,也就是说如果肝脏合成的胆固醇减少了,消化道就会增加胆固醇的吸收,反之亦然。要想调整这两种胆固醇的水平建议采用下面几种方式:健康饮食:虽然饮食因素对胆固醇的调节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作用有限,就放松限制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有:动物内脏、大脑、蛋*、肥肉等。控制了这些食物的摄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胆固醇的水平。控制体重:肥胖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朋友仅仅通过把体重控制到正常范围内,胆固醇水平就恢复正常了。合理的运动:体育运动可以有效改善胆固醇的水平,运动方式可以选择有氧运动,也可以选择无氧运动。张医生建议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这样才可以长期坚持下去。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饮酒、熬夜、紧张等都会导致胆固醇水平出现异常,因此,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调整胆固醇水平也非常重要。药物治疗:没有心脑血管疾病和危险因素的朋友,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不高于4.9,可以通过上述生活方式的改善降到正常水平。如果超过4.9或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就需要应用药物治疗。最常用的是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总结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对人体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治疗的过程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治疗方法主要依靠健康饮食、调整体重、合理的体育锻炼,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还不能达标,则需要药物治疗。
高血脂是引发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一项对中国接受调脂药物治疗至少3个月、年龄在45岁以上患者中血脂的达标情况和调脂药物的使用情况的研究显示:中国极高危患者达标率仅为39.7%。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最有效的降脂药物,也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降脂药。但是这类药物使用的最大困扰是其不良反应,特别是肌肉*性。
我们已经知道他汀类药物降脂效果与患者基因型密切相关,通过药物基因检测就可以预测他汀类药物的肌肉*性及降脂疗效,还能评估个体的最佳用药剂量,从而帮助患者选对药,用对量,提高疗效,降低不良风险。
联合基因的脑卒中精准防治项目包含了高血脂个体化用药的基因检测产品,除了检测套餐,总部根据市场需求新上线了针对精简版产品。今天我带大家深入了解这个新产品到底有何优势。
产品
介绍
本检测项目基于卫计委《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美国临床药物基因组学应用委员会CPIC指南、DPWG指南等进行降脂个体化用药遗传基因检测。
检测3种常见的降脂药相关基因的个体遗传多态性,基于个体相关基因型结果,评价用药疗效和不良反应,提高治疗降脂治疗的有效性和用药的安全性,为患者体化选择用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产品
特点
操作简单,流程快捷
调药时间平均缩短3个月
避免了93%的人群因不适当用药带来的药效不佳或不良反应
血脂指标平均控制率由10%-20%提升到了70%-80%
减少反复就医,降低医药费用
报告
展示
让我们一起努力,致敬生命!
联合基因20年专注基因检测,拥有全球最大的*种人基因数据库,中国基因检测领导品牌。可检测项目:疾病易感基因检测,少儿天赋基因检测,超早期肿瘤基因检测、唐筛、耳聋基因检测,叶酸以及DNA亲子鉴定,个性化用药基因检测。
请
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