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20日,医院JBI循证护理合作中心《第四届循证护理师资培训班》在门诊楼会议室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74名培训学员与广东省内27名循证实践导师前来参加开幕式。培训班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理论学习(2周),第二阶段临床实践(6个月),第三阶段项目结题与循证实践论文撰写辅导(1周)。此次培训班旨在培养促进高质量证据在临床转化临床循证护理师资,使经验式护理向科学化护理迈进并逐步向国际化接轨,以进一步推动循证护理的发展,改善患者结局。经各单位积极报名,培训班从全国各地近两百名报名者中择优录取74名学员,既有临床一线的护士,也有多位担任科室护士长、护理部主任等职务的护理管理者,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包括硕士研究生39人,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37人,其中不乏通过英语雅思考试或有出国留学经历者。
开幕式由医院JBI循证护理合作中心吴艳妮副主任主持,医院*委副书记张广清与JBI循证护理合作中心主任、护理部主任周春兰分别进行致辞,对所有不辞辛劳到场参加的导师和学员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周春兰主任致辞完毕后对医院JBI循证护理合作中心导师库的27名成员进行了介绍,并与张书记一同为其颁发聘书,同时周主任对参加学习的学员提出了积极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在培训中学有所获的殷切期望。
随后,张广清副书记从“何谓循证护理”到“为什么要开展循证护理实践”以及“如何从循证护理的认知到实践”三个方面对循证护理的发展进行深入剖析,结合生动的案例,为所有学员带来本次培训班第一课的授课。
开课第一天还邀请到南方医科大学陈望忠教授为大家讲授科技论文写作。在陈教授幽默风趣的讲解中,论文标题的撰写技巧逐一展示大家眼前,让学员感受到科研从选题到最后成果产出所需要的严谨和细致。
第一天紧张的学习在刘佳丽、谢洁莹、庞田英三位老师的JBIPACES循证案例分享以及几位老师与学员之间的热烈讨论、交流中告一段落。本次分享不仅以案例的形式使大家学习到一个完整的循证实践项目完成过程,也让初次接触循证护理实践的学员感受到循证实践的魅力。
吴艳妮副主任从提出问题到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证据进行了详细讲解,开课时便以“运用PICO模式提出问题”引入课堂讨论,随后讲授如何使用文献数据库检索资源从而作为下一步进行实践的依据。学员们的踊跃发言和实践操作使得课堂氛围变得轻松且充满趣味。此外,吴艳妮副主任还就证据的质量评价与推荐级别、临床实践指南的制作与报道进行讲解,并结合评价工具的应用实操为学员逐步解开循证学习中的困惑。而在原始研究与系统评价方面,吴艳妮副主任更是用了近七个学时的课程,为大家揭开证据产生的神秘面纱,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了所循的到底为何“证”。
李晓瑾老师则给大家讲授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的应用,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文献进行管理及引用,使得学员在循证过程中减少重复工作,提高了文献阅读的效率及条理性。并且将JBI文献质量评价工具进行系统地梳理和讲解,结合文献实例加深了学员对文献质量评价工具的理解,以便其在自己的循证课题进行证据评价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医院JBI循证护理合作中心核心研究成员吴金艳老师为学员讲授定性研究系列课程,以工作坊的形式带领学员一起学习了定性研究的基本概念,结合工具讲解与实际操作从定性研究的设计到评价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和体验。此外,吴金艳老师还就“如何根据证据确定临床审查指标”“临床审查指标的资料收集方法”进行授课讲解,通过案例分析进行课堂讨论和交流,加深学员对审查指标的确定与资料收集的理解。
培训期间,本届培训班学员同时参加了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临床证据转化与应用护理学分论坛暨广东省护理学会循证护理专业委员会年循证年会,有幸邀请到中华护理学会吴欣娟理事长、中华护理杂志社社长姜小鹰教授以及复旦大学护理学院院长/JBI循证护理中心主任胡雁教授、同济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医院护理部主任施雁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循证护理研究中心主任/JBI循证护理中心主任王志稳教授、医院JBI循证护理中心主任/《护理学报》主编周春兰编审等国内多位护理专业领域知名专家齐聚云端,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线上授课,给大家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此外,线上课程还邀请到南方医科大学刘叔文副校长、医院刘杰处长两位教授,他们从各自专业角度解析了护理科研与循证护理实践的要义,为大家展示了不同视角下的临床科研及循证护理实践。学员们在畅享云端学术盛宴的同时,此前学习中存在的不少疑惑也随之豁然开朗,这不仅是对前期学习知识的巩固,也成为了他们的知识积累,有利于对后续课程的理解与融会贯通。
培训班本阶段课程很荣幸地再次邀请到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社区与老年护理学系主任高钰琳副教授、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学系副主任安胜利副教授进行授课。高老师为学员讲授《Delphi专家咨询法及其在循证实践中的应用》,从概念、应用过程以及注意事项几个方面详细讲解,循循善诱的授课激发了学员将规范的专家咨询方法应用于护理科研实践中的动力。安老师则为大家带来一堂妙趣横生的统计课,不仅带大家温习科研论文中常见统计学指标的解读,还学习了常用随机化分组方法及样本量估计的实操,将原本稍显枯燥的统计学讲授得引人入胜。
“学员+导师”是本中心循证护理师资培训班的一大亮点,由27名医院JBI循证护理合作中心导师库成员担任学员导师,进行循证理论学习与循证实践的全程指导。其中,循证实践导师周文姬、张成娟、李玲三位老师结合自身科研经验与海外学习经验,分别就国内外常用项目管理模型与工具、项目管理案例、克服变革过程中障碍因素的GRIP策略以及随机对照研究ROB解读与实操进行讲解,用这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方式为大家展现出在将来循证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培训班课程还安排了两次导师工作坊供学员与导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和讨论,导师们对学员循证实践项目的选题及实践进行耐心辅导。经过两周的循证护理实践知识强化培训,学员们都在导师指导下选定循证问题,并通过初步的证据检索及汇总、审查指标制定等循证实践前期工作,共有70个循证项目进行了开题汇报。导师们对每个项目进行细致点评,从循证方法学以及相关专业角度给予建议,为学员明确自己的实践项目存在的不足、解决当前遇到的困惑提供帮助,体现出导师团队高度专业的职业素养,也展示出导师们传道授业解惑、授之以渔的师者初心。
本次培训班第一阶段培训在10月30日顺利落幕,在医院JBI循证护理合作中心的精心组织下,所有的学员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循证护理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新的征程。他们将在导医院进行为期6个月的循证实践,完成1项循证护理实践项目,并于年4月返回医院JBI循证护理合作中心进行为期3天的循证护理论文撰写辅导与结题考核。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本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广循证护理实践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循证护理师资培训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人员的科研素养及循证护理能力,促进其开展科学、规范的护理工作,有力推动了高级护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