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健康中国国际公共卫生管理培训课程”至此宣告结束。本次课程包括公共卫生概述、院感防控、医药新科技应用、医学人文、医患关系、中国医护的担当、新媒体沟通管理等知识。
本文将回顾过去2个月里的网络直播课程,带你弥合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裂隙。
▼课程目录
项目启动会
新冠疫情防控国际经验分享会
新冠疫情在全球多国迅速蔓延,各国的医疗系统承受重大负担,同时不断设法寻觅最好的防疫途径。在此次启动会中,各国专家携手合作,齐聚线上平台,共同商讨抗疫的最优解。
本次会议将启动面向医护人员以及医学生,以新冠疫情为切入点的公共卫生课程,促进跨国交流,共同抗疫!
第1讲
公共卫生概述
突发公卫事件的应对策略
结合中国在抗击本次新冠疫情中所积累的经验与教训,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角度出发,讲述公共卫生的基本概念、工作领域、参与主体等内容。
循证决策在公共卫生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不同于传统医学,传统医学是以经验医学为主。循证医学并非要取代临床技能,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医学专业知识,它强调任何的医疗决策都应该建立在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之上。课程讲述针对确定好的公共卫生问题,系统全面的检索和评价证据的方法以及将证据及时转化为卫生*策和医学实践指南的方法。
第2讲
院内感染防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院内感染防控
日常工作中的院内感染防控
针医院感染防控,讲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院感防控的统筹措施、机遇挑战,并通过疫情患者感染案例,医院感染的判定、挑战、以及面临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启示。
在此次新冠疫情院感防控的一路发展实施过程中,医院感染防控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性,院内感染的发生涉及诸多因素,医院感染监测标准、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医院感染暴发,大多可以尽早得到控制。养成常态防控的意识,做好标准预防,可以有备无患,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感染风险。
研讨会:公共卫生重点议题制定与院感预防的成果与挑战
在圆桌讨论中,基于对新冠疫情防控经验的总结,延展到目前中国和全球所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任务,可以概括为建章、立制、育人、强基、预警、预测、协同、交流。
第3讲
新药、疫苗研发
疫情防控下新药及疫苗研发
随着新冠病*疫情在全球扩散,至今仍尚无有效的循证医学验证的治疗方式,而新药及疫苗的研发是终结疫情的关键手段。本次课程介绍此次疫情下,我国及世界正在进行的新药和疫苗的研发进展,提出在研发过程中要始终遵循“无伤害原则”。
药物可及性及公众健康
从鼓励创新、药物专利、患者支付能力、全球的药品本地化生产等纬度探讨了药品可及性对于公共卫生的重要意义,提出实现药物可及性的方法,也进一步讨论了药品可及性涉及的伦理和道德议题。
第4讲
新科技在疫情爆发时的应用
疫情中的新科技应用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的背景下,新科技通过不同的应用形式服务公共卫生部门和普通公众。本次课程介绍了此次新冠疫情下我国及世界的新科技应用,讨论新科技助力疫情防控的形式和具体案例。同时,全面分析新科技应用的利弊,助力新科技的未来发展。
促进公共健康中的科技与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创新,科技研发转化到实际应用的速度越来越快。其中,健康科技创新是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发展的驱动力。本次课程通过介绍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应用和科技外交,从国内、国际两个视角,以更全面的视角审视当下的健康科技创新环境。
研讨会:用科技促进公共健康
面对疫情,工业界和学术界一起迅速启动了多手段、多方向的预防、治疗、诊断新冠病*工作,在多跑道上向更有效地利用新科技促进公众健康加速前进。本期研讨会针对当前全球新冠疫情,结合最前沿的新科技和药物研发成果,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及其可及性和创新性。
第5讲
医学人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会心理健康
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之际,对世界各国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