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桥段。简单说来,就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相互攻伐。“草船借箭”则发生在魏攻击孙刘联盟的赤壁之战之中。而苗族传说中也有一个利用草船战胜敌人的方法,但是却是完全相反的应用方法。
《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
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这只是整个赤壁之战中的一个小小桥段。当时东吴让蜀的诸葛亮准备许多箭,可诸葛亮却迟迟没有动工,装神弄鬼。最后到了交工的那天,诸葛亮对着曹操的大军放出船。曹操误以为那是对自己展开的攻击,就命人放箭。其实那船上面都是扎的草人。箭扎到草人上,让诸葛亮白得了许多箭。这就是著名的草船借箭的神奇故事。
《苗族古歌》中的草船
而在苗族古歌传说中,虽然也有船上扎草人的故事,但是又完全是相反的运用方法。正是因为船上是稻草人被发现,才扭转了战局的胜负。
这故事在前面还有个曲折,那就是苗族也是能征善战,有骑兵步兵,并日夜操练。当他人来犯时,苗人拼死抵抗,骑兵冲锋陷阵,步兵也英勇应敌。他们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
可是敌人依然不肯放弃,因为此时苗族所在的地方富庶。敌人为了能赢得胜利,就想了一个办法。他们趁着大雾,将船放到江上。苗族古歌描述到:“船上扎草把,草把穿衣裳,好象千万兵,悄悄来渡江。”苗族首领带人查看,守了三天三夜,但是却没有看到有人攻过来。他们再仔细观察,发现船上都是稻草人。苗族首领便放下心来。
苗族首领被这稻草人麻痹,当前哨报告说“敌人木船又来到”时,苗族首领以为又是稻草人,便置若罔闻,让大家不必担心。众人只管饮酒,纷纷喝倒。这时敌人来犯,苗人大败。敌人得到了苗人的土地,苗人首领只能带着族人离开,迁徙别处。
草船在《苗族古歌》中被反向利用,让苗人首领一时麻痹大意,由胜转败。由于《苗族古歌》没有关于朝代的记录,所以已经不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之前还是之后。但是它依然体现出了古人的战争智慧。
如今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只留下这些荡气回肠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