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旺斯山谷的采花少女,遇到了受伤的旅人,被旅人的笑容俘虏。少女将旅人请到家中,不顾家人反对,要照顾他。几天后,旅人的伤已康复,他与少女的情也在升温。不久,旅人向少女告别,少女坚持要和他返回盛开玫瑰的故乡。临行前,村里的老太太将一束薰衣草递给少女,让她试探旅人是否是真情,因为薰衣草能将不洁之物现形。当旅人牵起少女的手准备离开时,少女将薰衣草掷出,旅人竟化为紫色的轻烟,随风散去。没过多久,少女也不见了踪影,传说她循着薰衣草的花香去寻心上人了。薰衣草就这样成了爱情草。
薰衣草又名香水植物,其实是有47个种的大家族,原产地中海沿岸,在13世纪时已经进入修道院园圃,从古罗马时代就被用来治病,被认为有镇静、解痉、抗菌、降脂等作用。古罗马的贵族把薰衣草放入水中,享受花瓣浴。据说,法国人经常用薰衣草处理皮革,从而在中世纪时逃过了黑死病的侵袭,因为,薰衣草的气味赶跑了跳蚤,阻断了黑死病传播。
薰衣草的特别气味来自其中的醇类和酯类物质,代表是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几年前,就有人做过实验,发现薰衣草精油可影响大脑活动,能缓解人们的焦虑情绪。但是,研究样本量过小,实验和对照组的差别不显著,也没有能够阐明作用的机制。最近,有新的研究取得了突破。
年10月23日,《行为神经科学前沿》发表了日本鹿儿岛大学的东条柏谷博士的论文,研究首次证实,蒸发的薰衣草化合物芳樟醇可以发挥镇静作用,从而减轻压力和焦虑。其作用机制是芳樟醇直接刺激嗅觉神经元,并作用于受体。研究者将小鼠暴露在芳樟醇蒸汽中,对其行为进行观察。在正常小鼠中,芳樟醇可刺激嗅觉产生信号传导,发挥抗焦虑作用,但是,对于嗅觉神经元被破坏的小鼠,芳樟醇则不能产生抗焦虑作用。这个结果提示,嗅觉信号传导是薰衣草抗焦虑效应的关键。
咱们的大脑里,有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可增加焦虑反应,它的克星是5羟色胺和氨基丁酸,常用的苯二氮类镇静安眠药,就是通过增加这2类神经递质来发挥作用。东条柏谷和同事使用氟马西尼对小鼠进行预处理,这氟马西尼的作用位点是氨酸丁酸受体,是苯二氮类中毒时的解药。通过这种方法,证实薰衣草里的芳樟醇通过嗅觉神经元激活氨基丁酸受体,起到了与苯二氮殊途同归般的作用。
东条柏谷的研究有个精妙之处,他们发现吸入芳樟醇后,小鼠的运动功能不受损害,如果是注射芳香醇或苯二氮,小鼠就出现类似暴露于酒精后的运动障碍,嗯,是的,像喝高了那样。学者们解释,这个发现可指导将薰衣草用于等待手术的患者,这样可以减少焦虑和压力,使麻醉过程能顺利进行,特别是对于口服抗焦虑药有困难者,比如婴儿,薰衣草就可派上用场啦。听上去真不错,做手术前先来个香薰,心情舒畅毫无压力地自己走到手术台,安详地躺下,“来吧大夫,向俺开刀。”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