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发现国内最大铀矿 实现一矿变双矿创举
日前,由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组织的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铀矿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了我国规模最大的铀矿床,而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据悉,该地区累计控制的铀资源量已跻身于世界级大矿的行列,同时也实现了一矿变双矿的创举。
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发现国内最大铀矿
近日,由中央地质勘查基金投资并组织实施的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铀矿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了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可地浸沙岩型铀矿床。连同此前的勘查成果,该地区累计控制铀资源量已经跻身于世界级大矿的行列。
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铀矿勘查实现找矿重大突破,主要得益于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煤铀兼探的勘查思路创新,即根据区域矿产分布规律,进行勘查技术优化组合,在开展煤炭勘查的同时,利用煤炭钻孔同步进行放射性测井和编录,探索砂岩型铀矿存在的可能性。在发现并圈定一系列重大铀矿找矿靶区后,果断决策开展铀矿勘查会战。
据悉,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组织了分别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内蒙古国土资源厅和地勘局的4支勘查队伍、28台钻机、500余名勘查技术和施工人员,顶严寒、冒酷暑,精心组织、科学施工,苦战300天,一举实现大营铀矿勘查的快速重大突破。
实现一矿变双矿创举
在此之后,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此次发现铀矿的意义,不仅将为核电提供强力保障,更在于借由煤铀兼探找矿的新思路实现了一矿变双矿的创举。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在该地区既勘查评价了一处资源量达510亿吨的超大型煤矿,又发现了一处超大型铀矿。不仅节省了大量铀矿前期找矿投资,同时也缩短了4至5年的铀矿勘查周期,预计开发利用后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土资源部积极推动下,煤铀兼探思路正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新的铀矿找矿成果不断涌现,促成了我国铀矿勘查开发格局的转变,为立足国内提高铀资源供应能力展现出良好的前景。
大营铀矿勘查重大突破是我国建立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地质找矿新机制以来的一次成功实践,是组织实施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一次具有宏观影响的重大找矿成果,对立足国内提高核电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央地勘基金特有的运行机制及其决策迅速、投资到位、不断创新管理等优势促成了此次铀矿勘查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