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衣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复制链接]

1#
导读:自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来,许多与三产融合相关的*策不断提出。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与实施,三产融合越发关键,逐渐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那么怎样才算三产融合?融合模式都有哪些?*策上有哪些支持?一、怎么才算三产融合?三产融合,一般是指通过对农村三次产业之间的优化重组、整合集成、交叉互渗,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范围不断拓展、产业功能不断增多、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从而实现发展方式的创新,不断生成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空间布局等。不管是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年)提出“第六产业”的概念,还是山东省(年)首次提出的“新六产”的概念,都能较为准确地阐述三产融合的理念,即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加(1+2+3=6)或相乘(1x2x3=6),通过一、二、三产业的相互延伸与融合来提升农业产业链与价值链。

二、三产融合价值取向是什么?

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背景下,乡村价值被重新审视,粮食安全视角发生变化,农业的功能也应重新定位。粮食保障功能之外,如何满足城市居民对农业越来越多样化的需要,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正视并理解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多维价值。

01.农村农业发展维度的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策带有明显的城市偏向特征,农村和农业的价值在于被动地满足城市和工业发展需要。乡村振兴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表明我国城乡发展*策的战略性转变。一是能够根本性解决“三农”问题。当前土地、劳动力和资金技术三要素的资源约束是我国“三农”问题的主因。

乡村振兴战略在资源配置和*策扶持方面优先考虑农业农村发展,农村三产融合重拾农业多功能性,将就业机会和产业融合收益留给农民,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二是能够推进农村全面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承载着推进乡村充分发展的新时代使命与责任,是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战略调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现代农民的全面培育、现代农业的全面发展以及现代农村的全面建设。02.国家战略维度的价值取向乡村振兴和农业三产融合的过程是城乡之间多种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过程。一是有助于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理念,是对新时代我国城乡关系的新定位。乡村振兴与农村三产融合承载着推进城乡之间要素融合、空间融合、生活方式融合等多维度深层次融合的历史使命。二是有助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要在年基本实现,农村发展不充分和农村现代化滞后的现实是短板所在,中国的农村人口至年仍有4.5亿左右,乡村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全面建设的根基。“乡村振兴对于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而言意义非凡。”同时,农村三产融合实现农业“接二连三”全产业链延伸,将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03.国际经验维度的价值取向“城市优先———振兴乡村———城乡融合”是多数国家和地区实践得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然而,二战以来,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为数甚少。多国实践表明,把握城乡发展*策调整的战略性时机,及时制定农业农村保护性发展*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尤为重要。我国正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转型期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既考虑了工业化城镇化的现阶段特征,又契合了城乡关系递进发展的规律,更是直面四化同步和全面实现现代化的一项符合中国国情的重大战略抉择。中国作为“一个人口超过10亿的大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现代化以后城乡是个什么格局?人口在城乡之间的分布到底是个什么状态?这个规律全世界还没有总结出来,只能靠中国自己去探索和总结”。一旦中国摸索出农村三产融合的成功模式,总结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律,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一旦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则可以作为“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为其他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经验借鉴。三、融合模式都有哪些?我们在谈论“三产融合”的时候,往往离不开农业全产业链的环节,即生产、加工与流通三大产业链核心环节,这些环节作为“三产融合”项目的基础要素,对项目打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文化、教育、旅游等衍生要素会创造出更多的高附加值、高消费力的业态,但基础要素决定了项目的特色与亮点。因此,我们以基础要素为核心总结出三产融合的三种模式:01以“特色农业”为核心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农业,指出产于特定地域的农作物或禽畜等,如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道地药材等。推动绿水青山成为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在三产融合过程中,往往会优先挖掘农产品的自身价值,并以农产品为基础延伸产业链,打破传统农业接线,实现“以一产为基础,接二连三”,向农产品初级加工与精深加工等第二产业以及观光旅游、研学旅行、文化创意、康养等第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意农业、农耕体验,延展农产品的价值链,持续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优势:产品特色明显,且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不足:部分农产品存在产业链不长、延展性不足的问题案例:山西沁县*小米山西沁县,充分挖掘*小米的产品特色与历史文化,以*小米示范种植、研发生产加工及仓储展销为主,以米醋、酒、驴胶米粉等养生产品为创新,实现集种、产、研、储、销等于一体,形成完整的“小米”产业链条。同时,在此基础上,衍生以“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研学”“农业+科技”等文化旅游相关业态。注:沁州*小米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源于古沁州,即现今山西省长治市所辖沁县、武乡、襄垣及屯留县境内特定的小米产区。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沁县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沁县成为长治地区创建的第一个“国字号”示范区。到目前沁州*小米销售市场已覆盖全国28个省市区,多个地级城市,并出口美国、加拿大等国。02以“工业应用”为核心一般来讲,初级加工、精深加工等加工环节的需求催生了对农产品的原料需求,反向对农业生产提出了生产数量与质量的要求。此后,在单纯的加工环节不能满足企业需求时,下游的品牌营销、电子商务、仓储物流、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开始配套,此时以“工业应用”为核心的三产融合模式逐渐形成,彰显出更强的产业协同发展优势。优势:由于从工业需求出发,因此对原材料需求较为稳定不足:一二融合向三产融合的挑战不小,对整合能力要求高案例:伊犁河谷薰衣草目前伊犁河谷薰衣草产量占全国的95%以上,年产约吨精油,是全球薰衣草三大种植基地之一。如今,伊犁河谷不再仅仅局限于原材料供应,而是以三大龙头企业为核心,以规模性基地种植为依托,建立产品精深加工和多元体系,结合旅游、电子商务和新零售模式,将薰衣草的价值在全产业链实现最大化,至此也形成以“工业应用”为核心的三产融合方式。03以“流通平台”为核心无论是从“一产”出发还是“二产”主导,这两种三产融合模式都已有较为成熟的实践案例,但近年来以“流通平台”为核心的三产融合模式兴起较快,其中以商贸平台、电商平台以及品牌平台为主力进行探索与实践,实现由第三产业逆向推动一二产业升级、实现跨区域的“产业链融合”,是对现有三产融合模式的创新和重要补充。优势:产品供应链稳定,且对市场敏锐度较高不足:对当地特色农业衍生业态如文化旅游等带动性不足

案例:良品铺子

十多年来,良品铺子已形成千余种产品组合的休闲食品体系,门店数量多家,实现了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集聚。

以湖北荆州为例,当地莲藕种植面积近10万亩。以往莲藕从业者经常为销路发愁,相关加工企业也面临着产品老化、业务增长乏力的问题。年,良品铺子通过当地加工企业对接数千藕农,采取制定种植标准、成熟后保价收购的模式,不仅提升了农民收入,还满足了企业定制化需求,从消费端逆向推动一二产业升级。良品铺子通过自身的供应链优势,以消费端去反向整合,以市场力量去推动种、产、销,提升产业链的产品、生产标准,为背后几百家工厂及千千万万的农民带来更大收益。

图片来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