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热点
如何进行高质量的证据积累
证据积累
七月的天,热浪席卷全身,我们SRS直播间一直秉承着知识共享助推循证医学发展的理念,孜孜不倦地为大家奉献知识盛宴。本期主题为《如何进行高质量的证据积累》第三讲,加拿大安大略省癌症医学指南中心方法学负责人姚晓梅教授已经分享了两期关于高质量的非随机对照设计和预后实验设计的讲座,圈粉无数,本期课程内容为疾病诊断研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陈英耀教授继上次卫生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应用的解读基础上,本次直播课主要分享了卫生经济学质量评估的相关内容。
临床实验的研究类型包括:治疗/干预,诊断,预后,病因,筛选,预防,还包括质量改善和成本效益分析等。姚教授用短短的60分钟,为大家分享了高质量疾病诊断研究的四个关键环节。
01
明确研究的目标
在此强调,诊断研究的目的是改善病人的预后,需明确index/newtest的角色(Replacement替代/Triage分诊/Add-on补充),诊断结局(sensitivityandspecificity)与治疗结局的合理选择,以及敏感性和特异性阈值的科学确定。
02
用PIRO原则构建研究问题
“P”=TargetPopulation,“I”=Indextest,“R”=Referencestandard(goldstandard),“O”=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