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衣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RIA智能循证评价分会场构 [复制链接]

1#

医学前沿传播者

ConnectingDoctorsSharingBetter

iCardioOncology

年12月19日,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临床研究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CRIA)“智能循证评价”分会场通过线上平台顺利举办,会议由广州中医院吴大嵘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费宇彤教授共同主持,围绕大会主题“中医药循证研究二十年:新时代中医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从智能偏倚评估、智能Meta分析、智能中医药证据库的构建、循证抗疫、指南制订、等方面进行9个专题的报告。

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

实现证据智能评估、合成与推荐

复旦大医院张天嵩教授针对目前临床研究评价的热点,系统介绍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估2.0工具,并呈现基于该工具开发的智能评价软件,将有利于快速高效的完成证据的评价。上海中医药大学邓宏勇教授在全面梳理现有证据分级系统的基础上,提出结合人工智能以及PythonMeta技术,开发自动Meta分析技术,基于GRADE系统开发证据智能化评价分级系统,实现交互式证据快速推荐,从而提高证据的合成分析和转化应用效率。

建设中医药智能循证证据库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

广州中医院(医院)郭新峰教授回顾了过去10年间,医院联合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在中医药领域内的合作研究,提出中医药整体证据的理念,开展中医药优势病种的系统研究,并围绕当前中医药研究证据分散、转化低效的现状,吴大嵘、郭新峰教授依托国家重大研发计划,提出构建中医药优势病种智能化证据系统,通过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多个独立文献数据库的跨库检索、文献全信息自动获取与理解、结构化数据库快速构建,从而提高临床与卫生决策效率与质量,提升中医药的国际竞争力。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挥中医药优势和智慧

医院曾宪涛教授介绍了,面对突发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联合国内感控、中医、药学和循证医学等专业团队,在疫情初期制定了COVID-19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快速建议指南,第一时间向国内乃至世界推荐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证据,分享中西医结合救治经验,为抗疫做出了突出贡献。

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费宇彤教授分享了面对突发传染病而进行的循证决策与实践,在疫情初期发起的“临床问题你问我答,循证抗疫互助”公益行动,获得了全国13个省和直辖市24支循证、护理、心理方面的专业团队和加拿大卫生经济学团队的支持,从抗“疫”一线工作者们最主要的亟待解答的临床问题(涉及各个方面),由各专业循证医学团队快速收集并总结证据,第一时间通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