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衣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一带一路rdquo背景 [复制链接]

1#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格高等教育合作的基础与潜力

——基于循证理念和鱼骨图的分析

车如山,徐旭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摘要:格鲁吉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国,深入高等教育合作有助于加强中格民心相通,形成“垂范”效应,促进“一带一路”写深写实。以循证理念为路径,发现中格高等教育合作有稳定的*治环境和良好的双边关系作保障,有经贸合作取得的显著成就、高等教育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作平台基础。同时,中格高等教育合作有许多潜力:中国的高留学生吸纳能力和科研水平可为格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动力;格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亦可为中国民办高校发展所借鉴;“一带一路”倡议又为中格高等教育合作提供“杠杆”和广阔空间等。未来两国以建设教育共同体为目标,本着互惠互利原则,可聚焦于“签证-求学-实习研修-就业”的人才互通体系建设,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中格高等教育合作战略布局;利用孔子学院/课堂、高校、企业、民间组织等多种平台,取长补短,借力发展,促进双赢;搭乘经贸便车,带动中格高等教育合作顺势而为。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格高等教育合作;前景展望;循证理念;鱼骨图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沿线国家纷纷搭乘“一带一路”快车,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成就突出,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了民心相通。格鲁吉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国,于05年成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银行的意向创始成员国之一。目前,中国已成为格鲁吉亚第一大投资来源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葡萄酒出口市场。中格之间良好的经贸关系为中格深入开展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扎实的平台基础。中格深入高等教育合作有利于双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促进两国之间民情、民意、民心的联通,进而形成“垂范”效应,促使“一带一路”倡议的“工笔画”写深写实。

本研究以循证理念为依据,在分析中格两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寻求中格高等教育合作的可行性(包含合作基础和潜力);运用鱼骨分析法论证和分析中格两国高等教育深层合作与交流的策略,为两国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提供新的路径支持(如图)。

循证理念最早出现在0世纪90年代的医学领域[],在几十年的发展中被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所应用[-4]。表现在教育领域,形成了“循证教育学”(Evidence-basedEducation,EBE)[5],即基于有效的最好证据进行教育*策制订与教育实践的哲学[6]。循证理念的关键在于寻求有效的证据。本文将循证理念贯穿整个研究过程,遵循“提出问题-将问题格式化-选择解决问题的具体维度-寻求最佳证据-对最佳证据进行干预-形成策略”[7]的循证步骤,深入剖析中格两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为中格高等教育深入合作的可行性寻求证据。

一、中国高等教育优劣势的“循证”分析(一)中国高等教育优势.内部发展环境和保障机制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国家*治、经济等的发展。中国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强有力的教育财*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支撑。自*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稳步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力都极大提升,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0%。0年起连续六年,中国财*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07年达到.4万亿元[8]。按照财*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达到4%时,其财*收入占GDP比例一般在0%~40%的国际经验,4%对中国教育具有突破性意义;07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亿元[9],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加大,较上年增加99.4亿元,增长.%,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稳步提高。这些数据足以体现出中国高等教育坚实的财*保障。

.顶层设计和总体实力

中国高等教育有着清晰的发展蓝图,有完备的发展规划体系和明确的发展方向,是一项层次分明且正在有序推进的民生事业,发展态势大好。聚焦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吹响了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冲锋号。在宏观*策上,从“工程”和“工程”到备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