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衣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王华庆教授以循证医学为依托,以共识为指引 [复制链接]

1#

溶瘤病*凭借多项抗肿瘤机制以及优势,成为肿瘤免疫疗法中冉冉上升的新星。但目前临床医生对于该疗法缺乏足够了解,临床应用尚无统一规范,且国内外缺乏相关共识。《溶瘤病*治疗恶性肿瘤临床应用上海专家共识(年版)》的发表将为临床医师规范使用溶瘤病*类药物提供参考。对此,医脉通特邀医院的王华庆教授,为我们分享溶瘤病*研发现状以及《溶瘤病*治疗恶性肿瘤临床应用上海专家共识(年版)》的意义。

专家简介

王华庆教授

医院副院长肿瘤诊治中心主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所所长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全国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常委

中国老年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

天津市医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医学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家食品与药物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

医脉通:近年来,溶瘤病*的研究数量呈现增长趋势,年ASCO大会中,数项溶瘤病*临床研究入选了壁报展示或口头汇报。请您谈一谈,溶瘤病*的研发现状如何?

王华庆教授:溶瘤病*是一类能选择性地感染并杀死肿瘤细胞,且不损伤正常细胞的天然或重组病*。基础研究显示,溶瘤病*可以利用肿瘤的特异性畸变以及干扰素生成缺陷,“溶解”肿瘤细胞,同时释放大量肿瘤抗原。被释放的肿瘤抗原可作为免疫治疗的佐剂,且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诱导对免疫治疗不敏感的“冷”肿瘤转变为“热”肿瘤。此外,溶瘤病*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可感染和破坏肿瘤血管系统,诱导中性粒细胞内流,导致血管塌陷和肿瘤细胞死亡。以上这些研究机制,使得溶瘤病*被国内外专家同道越来越重视。

迄今为止,头颈部鳞癌、恶性黑色素瘤、乳腺癌、胃肠道肿瘤、肺癌以及血液肿瘤都是溶瘤病*的研发热点。一项分析了近20年溶瘤病*临床试验的研究显示,溶瘤病*已开展了近百项临床研究,其中最多的是恶性黑色素瘤相关临床研究。我们可以看到,除恶性黑色素瘤外,溶瘤病*在实体瘤和血液肿瘤领域“多点开花”。目前,溶瘤病*的临床研究多为早期研究,包括Ⅰ期和Ⅱ期临床试验,其中Ⅰ期临床试验占了一半左右,Ⅱ期、Ⅲ期的研究也在不断推进。

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批准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溶瘤病*产品上市。我国在年,批准了第一个溶瘤病*产品——重组人5型腺病*联合化疗用于治疗晚期鼻咽癌患者,证明了我国的溶瘤病*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重组人5型腺病*成为了中国首个且唯一上市的溶瘤病*类抗肿瘤药。

医脉通:谈及重组人5型腺病*,在今年的ASCO大会中,一项关于重组人5型腺病*联合mFOLFOX6/FOLFIRI+贝伐珠单抗治疗不可切除的结直肠腺癌肝转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入选了壁报展示。可否请您谈谈重组人5型腺病*的研发现状?

王华庆教授:年ASCO大会壁报展示的研究,医院许青教授牵头的一项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方面的研究,即重组人5型腺病*联合mFOLFOX6/FOLFIRI+贝伐珠单抗的研究,该研究引发了国际上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