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衣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综述分子医学时代的诊断病理学 [复制链接]

1#

?

导读


  经过十余年的酝酿,在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推动下,现代生命科学的重大进展终于得以整合到病理学理论研究和服务实践领域,推动病理学迈向了一个新的时代。

病理学已从单纯的疾病诊断延伸到临床治疗过程,重新定义了病理学在现代医学中基础研究与临床之间的桥梁作用,同时也为病理学科发展更上一层楼获得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绝佳机遇,这必将促进学科的重新布局和改造。病理人从幕后走向台前,重新确立了自己在患者诊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现代病理学已在疾病的纵深探讨、新兴生物技术吸纳等方面取得了迅速发展。

日新月异的现代病理学

通过对治疗靶点、分子分型、组织病理学分级及病理临床分期等方面的深入分析,病理学检查为.确定肿瘤分类与分层治疗提供依据。(1)治疗靶点检测:石蜡组织或细胞学样本分析HER2、KIT、PDGFRA、EGFR、BRAF、ALK、ROSl、VEGF、CD20、BCR.ABL等分子生物学改变已经成为常规的病理检测项目;而新的靶点正不断被确定。(2)肿瘤分子分型:乳腺癌分子分型已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尽管临床意义尚待确定,但肝癌、结直肠癌、尿路上皮癌等分子分型也已初见端倪。(3)组织病理学分级、分期:乳腺癌、前列腺癌的组织分级已经成熟并运用于临床治疗。其他如肿瘤异质性、治疗反应预测及预后评估等问题正逐步深入。这些进步使分子病理学与传统病理学深入融合,必然导致临床更加依赖病理学。

许多疾病的分子特征的揭示与早期发现,使疾病的形态改变得到了重新认识,带来疾病的重新定义与疾病谱的漂移:乳腺增生性病变的演化促进了对导管癌与小叶癌的关系的认识;肺原位腺癌与微浸润癌的确立;对中间性软组织肿瘤的认识;基于对细胞分化的认识使某些软组织肿瘤重新归类(如血管周细胞瘤、血管平滑肌瘤);对具有特定分子改变肿瘤的揭示(如各类脂肪肉瘤、EWSRl基因易位相关肿瘤、MITF家族基因相关肿瘤)。这些发现不仅深化了对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防止临床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并为新治疗途径的探讨提供了依据。IgG4相关疾病的诊治进展从另一方面提示非肿瘤性疾病分类细化的重要性。

经过多年发展,信息技术更深入和实实在在地渗透到常规病理检查实践中。尤其全数字切片(whole—slideimaging)日益普及,不仅运用于定量分析(如全数字切片已经尝试运用于移植病理的常规定量化分析),也正在逐步改变着病理诊断的运作模式(即脱离显微镜的远程病理诊断与远程会诊);同时,荧光全数字切片则可以实现不依赖荧光显微镜的分析,更适用于普通病理医师;除此之外,更应该看到数字病理技术将为未来病理图像数据库的建立提供基础。

病理学在内涵方面的拓展,也改变着病理人的工作模式和特点:(1)亚专科病理发展与医疗模式的转变:对疾病病理分析愈来愈细化从实际上促进了病理亚专业的分化与形成,也愈加符合现代以器官或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2)新的临床治疗要求病理工作符合循证医学的原则,不仅要求病理诊断的定性也要求定量化,并且对诊断的可比性与重复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唤加强病理检查的质量控制与规范化:从经验科学向客观性强、可重复性高、可比对性好的方向转化;人工操作向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转变。实现病理检查质量的可控性与可溯源性。

新问题层出不穷

病理学前所未有的发展也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让我们思考。组织结构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相同的肺腺癌存在着不同的驱动基因,而普通型乳腺癌则具有不同的分子变化谱,东西方肝细胞癌则具有不同的病因以及不同的分子学发病通路。非常令人迷惑的是EwSRl基因。Ewing/PNET肉瘤是EWSRl基因与近十个不同基因融合的结果,但EwsRl基因与其他基因融合则可发生多种组织形态的软组织肿瘤;而同样的EwSRl.ATF融合则可出现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和部分透明细胞肉瘤。即同一肿瘤可能由不同分子介导,而不同肿瘤可能有同一分子改变。这些事实提示肿瘤细胞分化方向与途径(即组织发生学或表型特征)可能与肿瘤驱动基因介导的过程是相互相对独立的事件。同时,肿瘤靶向治疗的实践表明,我们更应该注意那些同类肿瘤中仅在部分肿瘤表达和突变的分子,在传统的分析中由于统计学处理这类分子改变难以达到有统计学意义而通常被忽视。过去我们一般注意分子改变的普遍性,例如,在结肠癌或肺癌中只注意那些普遍存在的过表达的基因,现在看来今后的研究应当更加注意对观测指标分析的标准即阈值、终点的设置。这些问题也同样存在于现在对肿瘤预后因子的研究中,目前多数研究仍集中于确定具有普遍意义的预后预测因子,如果考虑到表型与分子事件之间的相对独立性,确定具有普遍意义的预后预测因子不一定具有可行性。事实上,目前发现的预后因子多数仅反应某些类型的预后意义就不难理解:如N-myc扩增仅仅反映部分神经母细胞瘤的预后。所以,预后因子可能与驱动基因有关,也具有类型的特异性。

对肿瘤的异质性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过去病理学界对肿瘤异质性的
  基因检测交流群:医院分子实验室负责人、基因检测公司负责人、创业团队、对基因感兴趣的医生和投资人


  细胞群:从事干细胞、细胞治疗、CTC相关的领域的企业、医生、投资人


  生物样本库:正在建设样本库的负责人、上下游产业链、投资人


  临床医生交流群:卫计委、肿瘤、妇产、检验科等医生,本群仅限医生加入。


  体外诊断IVD群:汇集IVD体外诊断研发、技术、市场、投资人等


  所有群均实行实名制,要入群请发送姓名+单位+职务,以及您所感兴趣的群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