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中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长,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纵观高血压管理,基层是高血压防治的主要战场。如何结合中国的临床实践,提高我国基层高血压诊治与管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特别邀请中国医学科医院王文教授,结合中国临床实践,与广大读者分享贴近中国基层高血压患者实际情况的临床管理及诊治措施。
王文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兼任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委员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循证心血管预防委员会常委,《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国循环杂志》等10余家杂志编委。主要从事心血管病的临床研究和高血压防治工作,先后承担或参加了国内外大规模心血管病随机临床研究10多项。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高血压综合防治研究(CHIEF)负责人和卫生部《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执行负责人。
《门诊》
FEVER研究入组的高血压人群,主要包含了吸烟、血脂异常、T2D以及肥胖等主要高危因素,更贴合我国高血压临床实际,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请问基层高血压有哪些特点,请您结合FEVER研究对基层高血压管理提供的启示,并根据《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谈谈基层社区的规范诊治与管理。
王文教授
我国高血压患者中约80%~90%就诊区域应分布在城镇社区和乡村,基层是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中国高血压患者合并多重危险因素,其中包括高血糖、高总胆固醇和肥胖等。在中国,年的CONSIDER研究显示,高血压合并危险因素的患者接近90%。同是高血压患者,合并其他危险因素的情况与心血管风险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并不单纯是血压的问题,对合并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尤为重要。因此,降压达标以及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是基层高血压防治的重点。来自我国的FEVER研究结论显示,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小剂量利尿剂,可在利尿剂+安慰剂组降低血压至mmHg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患者收缩压平均水平4mmHg,主要终点事件致死和非致死性卒中发生率降低27%。而FEVER研究入组的人群中,主要包含了多重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血脂异常、T2D以及肥胖等主要危险因素,更贴合我国高血压临床实际。因此,FEVER对临床高血压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修订版)》是在《年基层版高血压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力求简明扼要,便于基层操作。高血压患者在基层社区的预防和规范化诊治与管理,对高血压检出率和达标率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对患者加强教育,认识高血压,意识到高血压危害的严重性,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提升血压的控制率和达标率;其次,要合理使用降压药,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和危险程度,确定治疗方案;第三,应坚持长期随访,根据血压是否达标确定随访管理级别,进行长期管理;最后,需要加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组成自我管理小组,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治疗依从性。
《门诊》
FEVER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非洛地平缓释片组更为有效地降低收缩期血压。单纯性收缩压在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占有很大比例,CCB被普遍认为适用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那么请您根据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解析CCB适合的原因
王文教授
钙离子拮抗剂对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有较好的效果在FEVER、Syst-China试验中已得到证实。钙离子拮抗剂是我国高血压治疗常用的降压药,尤其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使用更为广泛。这是由于钙拮抗剂在我国拥有众多循证证据且其本身没有绝对禁忌证,又能很好地与其他几大类降压药联合使用,因此在我国高血压领域使用率较高。大城市医疗机构使用CCB能够达到50%,基层也能达到40%。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多发生在老年高血压人群中,大部分观点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功能下降有关,并且收缩压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更为密切,收缩压水平是心血管事件更为重要的独立预测因素。CCB可扩张血管动脉平滑肌,减少外周阻力,改善心肌纤维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是目前报道最多的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降压药物,而且不影响血糖及血脂代谢,尤其适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FEVER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小剂量利尿剂能有效降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且显著降低脑卒中风险。结合这一研究提示,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中,使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利尿剂能够使患者获益。
小结
我国高血压防控形势严峻,基层高血压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对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以及预防心脑血管事件重要的推动作用。提高我国基层高血压诊治与管理水平应结合中国自己开展的临床研究。FEVER研究是我国开展的大规模卒中终点事件临床研究,其入组患者包含多种危险因素,更贴合我国高血压治疗临床实践;所采用的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利尿剂的方案证实能有效提高达标率并显著降低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因此对高血压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高血压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将研究成功转化为基层实践,最终达到提高广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