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扁平疣医院治疗 http://pf.39.net/bdfyy/zjft/210314/8744638.html12月10日,由中国医学科医院副院长杨跃进教授主持的国家项目子课题“通络药物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无再流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杨跃进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长期从事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无再流的防治研究,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杨教授受中医络病理论的启发,自年开始“通络药物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无再流的作用和机制”的课题研究,经过长期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完成。
目前治疗冠心病是以冠状动脉狭窄为中心展开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冠状动脉狭窄”仅是冠心病的一个机制。为此,欧洲心脏病学会新近公布的冠心病诊断治疗指南,不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还包括微血管障碍和冠脉痉挛,被国内外专家称为冠心病治疗的“三大障碍”。而冠脉微循环障碍的主要表现就是“心肌无再流”,即急性心肌梗死经过放支架或溶栓治疗后,有37%的患者心肌并没有恢复有效血流灌注,这是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时代的一个世界性难题。
杨跃进教授的研究采用国际上公认的研究方法,先期进行了大量动物实验,然后针对冠心病病人进行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循证医学研究试验,结果证实,通心络胶囊可通过保护微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的完整,达到改善冠脉微循环的作用,用于病人可有效防治心梗再灌注后心肌无再流,缩小无再流面积和梗死面积,长期服用疗效确切。该研究为解决心肌无再流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全面的思路和策略。该研究成果在国际生理学权威期刊发表,被《心血管研究》(CardiovascRes.)等心血管领域高影响因子杂志引用,并高度评价解决了冠心病微循环障碍的国际难题。
杨跃进教授作为西医专家获得中药通心络研究大奖,说明了中药在防治重大疑难病方面的价值越来越得到普遍的认可,就像药学家屠呦呦斩获诺贝尔医学奖,中药已经在世界医学领域受到了广泛的认同。再次证实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因此吸引了许多西医专家投入精力发掘中药的治疗亮点。
杨跃进教授的这一研究结果为心梗后医生用药找到标杆,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有效解决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无再流的难题。西医专家研究中药采用的研究方法往往都是与国际接轨的科学规范研究方法,这种研究结果可以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结果可以促进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
据悉,通心络胶囊是以岭药业自主研发的治疗心脑血管病代表性药物,系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医保甲类品种,年,由于重大理论处方原创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年,由于现代超微粉碎制药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相关报道
我国急性心梗患者从到院至再灌注时间仅二成达标
医院杨跃进教授报告,截至6月底,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共入组家医院超过2.3万例患者。本次报告为截至3月底的研究结果,共分析例患者。
其中,73.5%的患者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42.6%的STE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10.3%行溶栓治疗。8.8%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在行急诊再灌注治疗的STEMI中,从入院到行急诊再灌注治疗的时间存在很大问题。从入门至球囊扩张(D2B)时间中位数为min,从入门到溶栓治疗(D2N)为min。满足指南D2B90min和D2N30min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4.3%和19.6%。
在校正相关危险因素后,医院的住院死亡率为3.5%,医院为5.6%,医院为10%(图1)。
杨教授指出,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普遍就诊较晚,其中,22.4%STEMI和38.9%NSTEMI患者发病后>24h医院。医院需在心肌梗死急性期尽早进行再灌注治疗。
在中国心肌梗死患者中,54.4%目前吸烟或已戒烟,51.2%患有高血压,53.9%超重或肥胖。75%以上的心梗患者缺乏运动、喜肥腻饮食。
九成患者至少伴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血脂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中的1种,35%的患者伴≥3种危险因素。与老年患者相比,年轻患者中男性、吸烟、高血脂、冠心病家族史更为多见。相对男性而言,女性患者更多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更缺乏运动。
中国急性心梗注册研究中期成果显著
近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心血管疾病关键治疗技术临床多中心研究信息平台”——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CAMIregistry)举办了中期报告会。
课题组报告,截至6月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家医院已入组例患者(图1)。研究初步结果已在美国心脏病学学院年年会上公布。
医院顾东风院长指出,该研究对于了解我国冠心病诊疗现状,积累循证医学证据具有重要意义。
课题负责人杨跃进教授指出,医院已成为我国心血管病领域的首批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此基础上开展多中心研究是临床研究中心重要任务。杨教授表示,在今后的科研过程中,该项目将进一步组建我国心血管病多中心临床研究协作网络,搭建临床、科研、培训和推广的合作平台,通过学会、协会行业资源,将相关的研究进展医院推广和有效转化。课题的中期报告具体数据将在8月7日召开的中国心脏大会上公布,敬请期待。
课题组还报告,目前研究面临一些困难,如经费紧张;医院多,管理难度大等,医院克服,将提高研究质量作为最重要任务。
本期编辑: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