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衣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二十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开幕中医药 [复制链接]

1#
9月6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第二十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在湖北武汉盛大开幕,一万余名呼吸领域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大会首日,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主持了“中医药循证在慢阻肺治疗的临床研究及价值探索”的专题报告会。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郑劲平教授以“玉屏风颗粒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临床研究”为题、医院张纾难教授以“中医药防治慢阻肺的核心思维与价值探讨”为题,先后作了主题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医中药在慢阻肺疾病防治方面的经验与成果展开深入探讨,成为本届呼吸病学年会的一大亮点。专题报告会现场据年4月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数近1亿人,慢阻肺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为加强慢阻肺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以钟南山院士为首的专家团队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展慢阻肺稳定期防控与康复治疗的研究,为提高慢阻肺的防治效果提供中国特色新方案。经过不懈努力在中医中药治疗的宝库中挖掘出经典古方玉屏风颗粒和太极拳康复治疗,通过临床研究证实两者对慢阻肺的长期规范治疗和康复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钟南山院士提到:本次卫星会是首次中医药在呼吸领域最高水平会议开展的高级别专题会,中医药是非常具有研究探讨价值的宝库。今天我们中西医共同相聚,从不同的视野对疾病进行诠释和探讨,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对于慢性疾病,中医药有其独特优势,是可以与西医进行互补的。弘扬中医中药,用现代科学方法促进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其中玉屏风颗粒代表的经典古方起到很好的典范作用,将经验医学转化成现代循证医学方法,验证了中医中药在防治慢阻肺方面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了科学的医学决策。钟南山院士钟南山院士还提到:“除了中医中药,对传统养生方式太极拳在肺康复治疗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也得到了国际的认可。”这两项研究结果对于慢阻肺稳定期的治疗与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分别发表在InternationalJournalofCOPD、CHEST国际医学专业期刊上,为我国慢阻肺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最新的科学依据。郑劲平教授专题会上,郑劲平教授介绍道:“慢阻肺的急性加重频发是肺功能下降、病残率升高和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危险因素。”郑劲平教授解读《玉屏风颗粒对慢阻肺急性加重影响评价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玉屏风颗粒减少急性加重风险达32.3%,与慢阻肺稳定期广泛使用的支气管舒张剂包括LABA和LAMA以及吸入ICS预防急性加重的作用相当;玉屏风颗粒明显延长首次急性加重时间及第二次出现急性加重发作时间;用药52周后,玉屏风颗粒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慢阻肺长期规律治疗的选择药物之一。张纾难教授张纾难教授就《中医药防治慢阻肺的核心思维与价值探索》展开讨论,他认为:“在治疗慢阻肺时,中西医是互补的关系,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无法解决患者的全部问题,将二者结合则可实现优势互补。如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合并感染,并存在气流受限,此时联用吸入ICS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症状缓解迅速。而对于慢阻肺稳定期,中医药在减少急性加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循证证实也是如此。”张纾难教授讲述,中医治疗慢阻肺的核心思想是抓气血,顾脾胃,中医提出“虚者补之”,使用补气类药物,如玉屏风颗粒。专题报告会专家留影钟南山院士在会议总结时指出,现阶段我国民众对慢阻肺的认知不足,疾病知晓率、就诊率明显低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作为临床医生需要帮助民众建立慢阻肺的诊治观念,做到早诊早治早防,利用优势资源,结合中西医互补的中国治疗方案,减少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风险,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为患者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今日推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