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http://m.39.net/pf/a_6712021.html在年1月9日召开的第十一届《康复·生命新知》医学高端论坛上,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4位院士和各领域的专家们,围绕以下12个问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从历史上看,哪个瘟疫导致的大流行更像这次新冠病*病?
在历史上哪个发明对日后控制传染病最有贡献?
如何看待新冠病*病演变成世界大流行?
从历史角度看,传染病和非传染病胶着共生的关系是?
从与疾病共生存的角度看,哪一种传染病控制的相对成功?
如何看待新冠病*的出现及大流行是不出乎所料的?
抗击疫情的当务之急是?
以现代的视角,如何看待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的关系?
哪次传染病流行更似新冠病*病?
新冠病*导致世界大流行,中国对世界作出的最大贡献是?
疫情期间,如何为病人服务?
应对新冠病*,今后如何提高科学判断及预测水平?
问题十二:早期治疗新冠病*的推荐近一半是错误的,今后如何提高科学判断及预测水平?
A.要尊重循证医学原则,只有在证据充分时才可推荐应用-5%;
B.情况紧急,来不及等科学研究证据,靠更强的专家委员会依据推理判断-19%;
C.布局临床方案注册,集真实世界研究证明,随时指导临床-35%;
D.充分发挥临床医生的智慧及经验,开始不必要统一方案,后期再总结-41%。
△主持人肖飞教授
肖飞教授:最后一道题,早期治疗新冠病*推荐一半是错误的,今后如何来提高判断及预测水平?陈院士这道题您回答的是哪一个?
陈香美院士:D,为什么?因为这一次是新冠病*,将来的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时候,或者是新的一种病*感染的时候,可能我们没有这个证据可寻,所以循证医学证据那是来不及出来的。当然我们要加快循证医学的速度,一旦发生到有序的组织循证医学,然后去拿出一个结果来指导后续的一些抗疫,抗击新冠病*肺炎的治疗可能是有益,但当时的时间点只有发挥临床医生,临床医生的经验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说只对这个病*会治,对那个病*就不会治。我们临床医生最简单的说,要挽救病人的生命,来解除他的临床症状,这是临床医生必备的两条。所以先去对症治疗,然后我们再去布局一些临床方案的注册,但是通过这次抗击疫情来看,我们也吸取了很多的教训,也有获得了很多的经验。
现在包括全世界,我们就跟着国外的跑,一会是这个药有效,一会用那个药有效,遍地开花,把宝贵的临床资源没有很快的集中起来,没有在顶层设计上,很快地说我们中国就应该按照这个方案去进行样本的一个多中心的研究,大家各治各的。所以到后来我们现在很多的,包括前几天我见到钟南山院士,他也跟我讲这个问题,他说是现在我们想验证一些问题,没有病人,包括疫苗它的效应等等都得到国外去做。但是批准的程序等等,所以说因为它毕竟是一个疫苗不能随意这样。
所以这些问题就说明了问题,我们应该是在将来还会有这样的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它不断的会出现的,当然间隔多长时间,何时发生,我们希望用大数据、用智慧医疗去预测,但也并不一定就那么准确,就像天气预报可以预测一些。所以就应该有一个预案,应该有一个国家临床中心,虽然我们现在布局了很多国家级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所以要发挥作用在顶层设计,平时就应该应对各方面的临床研究。
没有病人没关系,如果要是来这样的一些公共卫生事件的话,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临床循证的方式,一个技术路线,然后很快拿出技术路线,在这个区域有病人,我们就赶紧集中,哪管是20例、30例、例都是可以的。
△中国工程院陈香美院士
肖飞教授:陈院士最后您说了半天,您的答案是C。
陈香美院士:我的答案是D,但是我认为如果面临假如说1月21号,我如果在武汉的话,我肯定是D,毫无疑问。因为还是要发挥临床医生的经验。我现在说的是我们在第一时间点,肯定是临床医生的经验,然后再是C,临床医生的经验迅速能够组织起来,制定一个,布局一个小的适合病情的临床方案。
肖飞教授:我觉得陈院士说的非常有道理,在国际上英国他们做的一件事让所有一线临床医生,大家一起提交方案,这个方案让全国的医生都采纳某一个方案,然后注册。比如说他们否定了瑞德西韦,否定了氢氯喹,提出了激素的一个治疗方案,抗血清抗体,还有一个否定了白介素6,它都是在这样的方案上,然后一个个的肯定和一个个排除。您说的非常对,我们浪费了我们的资源,几万个病人一下子这么好的材料,结果我们现在什么酱香型白酒,什么绿茶、红茶对比,这些东西就造成了一些浪费。所以我觉得您说的非常好,下回应该是提前顶层设计,起码注册一些真实世界,大家有规范性地去尝试,要不然确实浪费了。沈院长您是选哪个?
沈锋教授:我是选了D,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A和C是关键,这一次的传染病其实是来的猝不及防,突然出现的。可能包括循证医学的证据,包括注册这些可能都来不及。以后如果提高,因为我们以后针对的其实可能还是一种新的传染病,是人类没有认识的。B和D之间我觉得靠更强的委员会,这个意思不够明确,我不能够确定,应该是多学科的委员会,更强的委员会。
△海**医大学医院副院长沈锋教授
陈香美院士:我插一句,应该瞬间发挥全国的专家委员会的作用,然后提出来。
沈锋教授:其实这个意思是对的陈老师,但是这个词儿不是很确定。所以我就填了一个D,其实我觉得如果情况紧急,来不及等科学研究的时候,靠多学科全国的广泛的专家委员会,我觉得这个就非常靠谱了,谢谢。
肖飞教授:杨教授,你选哪个?
杨程德教授:我选择的是D,有关为什么选择D,我完全赞同陈院士的分析,结束。
△上海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杨程德教授
肖飞教授:*教授呢?
*安斌教授:刚开始的急性期肯定是D,但是我看B也是必须的,这情况紧急,他来不及科学研究循证,那是一个新生事物。疾病的发展又这么快,没有经验,开始都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指南可以提供。只有我们当时提出的口号,以抢救病人为第一位,你真的抢救病人,病人活都活不了,谈何什么诊疗指南、什么循证?都不好搞了,在那种特殊情况下。最后陈院士提的,当然这个过了以后,你再来可以搞一些循证医学,再来总结或者再来提出。当时实际上在开始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他们重症医学科也提了一些,他们自己讨论的有一些治疗方案,就是内部的不公认的,独立科室自己提的一个方案,供我们不是那个科室的参考,也有些方案。他们有感染性疾病的病史,把它定为一个感染性疾病的话,那么平时是怎么处理的,根据新发现的病*来进行一个初步诊疗方案。当然,包括我ECMO用不用,包括急救者插不插管,急救都是讨论的问题,所以真是要充分发挥临床医生的智慧和经验。
△华中医院*安斌教授
肖飞教授:应该是德国做了一个研究,就把病人俯卧位,就减少了30%的死亡率。这里边都是需要一些证据,确实我也同意,非常棒。
*安斌教授:他说同时还有一个通气,又说病理检查,他说通气有时候把痰还搞进去了,还不好,过度通气还不好,所以好多讨论的问题。
图
嘉宾研讨
相关报道:
第十一届《康复·生命新知》医学高端论坛——研讨十一|疫情期间,如何为病人服务?
第十一届《康复·生命新知》医学高端论坛——研讨十|新冠病*导致世界大流行,中国对世界作出的最大贡献是?
第十一届《康复·生命新知》医学高端论坛——研讨九|哪次传染病流行更似新冠病*病?
第十一届《康复·生命新知》医学高端论坛——闻玉梅院士专场问答
第十一届《康复·生命新知》医学高端论坛——研讨八|以现代的视角,如何看待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的关系?
第十一届《康复·生命新知》医学高端论坛——研讨七|您认为抗击疫情的当务之急是?
第十一届《康复·生命新知》医学高端论坛——研讨六|如何看待新冠病*的出现及大流行不出乎所料?
第十一届《康复·生命新知》医学高端论坛——研讨五|从与疾病共生存的角度看,哪一种传染病控制的相对成功?
第十一届《康复·生命新知》医学高端论坛——议题2|鉴往知来——人类的自信与忽略:已淡化被旁置的传染性疾病
第十一届《康复·生命新知》医学高端论坛——陈凯先院士、赵国屏院士专场问答
第十一届《康复·生命新知》医学高端论坛——研讨四|从历史角度看,传染病和非传染病胶着共生的关系是?
第十一届《康复·生命新知》医学高端论坛——研讨三|如何看待新冠病*病演变成世界大流行?
第十一届《康复·生命新知》医学高端论坛——研讨二|在历史上哪个发明对日后控制传染病最有贡献?
第十一届《康复·生命新知》医学高端论坛——研讨一|从历史上看,哪个瘟疫导致的大流行更像这次新冠病*病?
第十一届《康复·生命新知》医学高端论坛——议题1|抚今追昔——人类的无知与面对:似相识未顾及的非传染性疾病
疫情下的非传染性疾病之开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