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衣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珠江放声说middot第二讲从循证角 [复制链接]

1#
年7月7日开始,医院放疗科主任学术查房推出“珠江放声说”系列讲座之《从循证角度解读常见肿瘤的放疗靶区勾画》。本系列讲座的第二讲是由头颈肿瘤亚专科的曾融博士带来的《从循证角度解读鼻咽癌靶区勾画》,主要内容涵盖了鼻咽部解剖及淋巴结引流、鼻咽癌放疗指南及靶区勾画原则以及未来展望三个方面。为了便于场外观众互动交流与学习,本系列讲座采取了同步网络在线直播的模式。医院放疗科是国家级放射肿瘤学住院医师规培基地,本期推送,我们对讲座视频进行了整理编辑,以供放疗住培基地的轮转生和各级临床放疗医生回顾学习、批评指正,欢迎大家交流探讨!

朱晓霞主任:

1.对于靶区勾画而言,解剖是基础。

对于规培学生,初学靶区勾画,应注重少而精的原则,将自己经管的患者,认真认清解剖结构,夯实基础,再着眼于相应勾画指南进行深入学习与勾画。

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医师和主治医师,对照指南,回顾自己平时的实际操作,不断总结和提高靶区勾画的能力与规范性。

2.对于复发鼻咽癌患者,今天的分享提到循证证据显示可能有15mm的显微浸润,这个在技术上确实难以实现。因此对于这一类患者,如何进行再程放疗的CTV勾画?需要进一步的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

3.关于诱导化疗后肿瘤退缩,该如何勾画CTV的问题:指南提到若有软组织受累,危及器官容易发生位移,需要重新扫描并定位。这就涉及到是否有明确的标准,什么样的患者确实需要重新扫描。此外,能否提前预测怎样的情况容易发生位移,从而提前避免。

4.阳性淋巴结的判断标准需要熟记于心,否则GTVnd都无法准确勾画,CTVnd更无从谈起。

5.年的中国指南中明确提及处方剂量评估的方法与原则。在临床实践中需要严格遵循,这有利于今后开展临床试验,能够与不同中心交流、对话。

6.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它的出现确实起到了缩短勾画时间,促进靶区一致性的作用。然而,对于初学者,自动勾画系统省略了危及器官勾画这一重要步骤,丧失学习解剖的重要机会。建议初学者不要依赖于自动勾画,只有自己对着定位CT与MRI融合,多勾画几次危及器官,才能真正牢记于心。

张俊德教授:

鼻咽癌是最具代表性的头颈部肿瘤,即使对于高年资医生,也存在未能完全熟记解剖结构、将勾画指南完全吃透的情况。因此,不论是年轻医生,还是高年资医生,都应该持续学习,在指南的具体细则指导下进行靶区勾画。

范子荣教授:

鼻咽癌的治疗在所有癌肿中是较好的,放疗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的治疗目标是兼顾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同时最优化。今天的分享中,版本的指南并未涉及PTV的内容,而这部分需要进一步继续交流。

谭宇静主治医师:

鼻咽癌是广东癌,大家需要认真吃透解剖,遵循循证医学证据进行靶区勾画。

李纪强教授:

1.从靶区勾画指南的变迁可以发现,靶区勾画的准确性与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完善是同步的。指南告诉我们初治鼻咽癌患者的勾画原则,而复发和术后患者的尚未明确,这也是临床工作中非常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