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衣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AASLD热点TAF在肾骨安全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丙酚替诺福韦(Tenofoviralafenemidefumarate,以下简称TAF)是在替诺福韦酯(TDF)的基础上升级改进的一种新型抗HBV治疗药物。它不仅强效低耐药,并且克服了TDF在肾脏*性上的缺陷,且骨安全性也较好,十分之一剂量可达到TDF相同的疗效优势[1]。TAF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至今已满3年,并且作为一线口服抗病*药物写入欧美指南[2,3]。在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年会上,有关TAF的真实世界研究可谓是万众瞩目的热点话题。那么,本届大会上TAF在肾脏、骨安全性方面的数据有何表现?本期小编为您带来最新出炉的有关TAF安全性证据的临床研究报道。

伴肾功能损害的CHB患者TAF转换治疗的II期开放性临床研究

医院肝病中心HarryL.A.Janssen教授报道了针对伴有肾功能损害的CHB患者接受TAF转换治疗的II期开放性临床研究的24周分析结果[4]。

研究主要针对既往接受TDF治疗≥48周、病*抑制≥6个月、HBVDNA20IU/mL且伴有肾功能损害的CHB患者:1)中重度肾损害患者(eGFRCG:15~60mL/min/1.73m2),2)慢性血液透析(H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ESRD,eGFRCG:15mL/min/1.73m2)。所有患者换用TAF(25mg/d)治疗96周。主要研究终点为24周时HBVDNA20IU/mL的患者比例,以及不良事件(AEs)、实验室异常的比例。次要研究终点是髋部、脊柱的骨密度(BMD)和骨转换的血清学标记物的变化,以及eGFRCG和肾小管功能的尿液标记物的变化。

研究共纳入来自8个国家、26个城市的93例CHB患者,包括中重度肾损伤78例,ESRD15例。患者中位年龄65岁,74%男性,77%亚洲人,83%HBeAg阴性,60%的患者髋部和/或脊柱骨密度低,60%高血压病史和24%糖尿病史。

图1总结了TAF转换第24周的主要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图1A.TAF转换第24周的主要疗效和总体安全性

图1B.TAF转换第24周的BMD、血清骨转换标志物水平的变化

图1C.TAF转换第24周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清肌酐及血磷水平的变化

在24周时,所有患者均维持HBVDNA20IU/mL,且ALT水平正常的患者比例达到87%(68/78)。相对于基线水平,从TDF转换为TAF治疗后,患者的髋部、脊柱BMD增加,骨转换标志物水平降低,eGFRCG增加,肾小管功能标志物亦有改善。TAF耐受性良好,少数出现3级或4级AEs(7.5%);没有与药物相关的严重AEs,无一例患者因AEs而停药。

该项全球、多中心的II期临床研究的24周结果表明,在肾功能受损的CHB患者中,包括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在从TDF转换为TAF后24周,病*学抑制得到很好的维持,骨和肾安全性均有获得改善。

CHB合并慢性肾病患者TAF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

同样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一项研究考察了真实世界中TAF在CHB合并慢性肾病(CKD)的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5]。

该研究纳入来自加拿大9个医疗中心的例应用TAF治疗的CHB患者,其中81例(79%)从TDF转换为TAF,3例(3%)从其他核苷(酸)类似物(NA)转换为TAF,14例(14%)为TAF初治患者。患者平均年龄52岁,71例(69%)为男性,81%为亚裔,大部分(70%)患者HBVDNA20IU/mL,28例(33%)HBeAg阳性,平均eGFR72.6mL/min/1.73m2。CKD1期:25例(24%),2期:37例(38%),3a期:20例(20%),3b期或以上:17例(16%)。

在NA转换组,可以观察到患者的HBVDNA(P0.)、HBsAg(P=0.)水平在应用TAF治疗后呈显著性下降。

eGFR在应用TAF治疗后呈显著性增高(图2),并且该趋势在第1年随访中持续保持。进一步分析显示,在2期CKD患者中,TAF治疗前eGFR呈显著性下降(P=0.01),TAF治疗后eGFR明显增高(P=0.05)。

图2.不同CKD分期的CHB患者TAF转换前后的eGFR水平变化

TAF转换前,患者血清磷酸盐水平降低(P=0.03),转换后有明显升高(P=0.03)。TAF治疗前ALT异常的患者,在接受TAF转换后ALT水平呈显著性下降(P0.01)。

该项研究证实了在真实世界中,TAF转换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尤其在2期CKD患者中表现显著。

肝移植患者预防性抗HBV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

在另一项单中心、真实世界研究中,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Sinakos等评估了TAF在肝移植患者预防性抗HBV治疗的安全性[6]。

研究共纳入34例肝移植后接受NA预防性治疗的患者,其中TDF组16例,TAF组(由TDF转换为TAF)18例,转换的指征为:低肾小球滤过率(15/18)和低磷酸血症(8/18)。

基线时,两组在动脉高血压(44.4%vs.31.2%,P=0.43)、糖尿病(33.3%vs.12.5%,P=0.23)或目前CNI(环孢素或他克莫司)使用率(50%vs.56.2%,P=0.56)方面无差异。根据纳入标准,TAF组的基线eGFR较低(P=0.)。

结果显示,与TDF组相比,TAF组的患者血清肌酐(P=0.7)和MDRD值(P=0.54)的平均变化不显著。根据年龄(65岁vs.65岁)和目前CNI的使用情况,这些变化并不显著。TAF组中,5/8(62.5%)患者血磷水平恢复正常,并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TAF相关副作用或HBV复发病例。

该项真实世界研究表明,在肝移植后不久发展为CKD的患者中,由TDF转换为TAF的治疗可以防止肾功能的恶化、并且纠正低磷血症。

中国人群TAF转换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

医院Yeh等回顾分析了真实世界中由其他NA药物转换为TAF治疗的CHB患者的病*学抑制、ALT水平及肾功能等方面的预后情况[7]。

该研究共纳入例无肝功能失代偿、无终末期CKD的CHB患者,96.7%的患者为亚裔,平均年龄55岁,男性72%,肝硬化14%,HBeAg阳性21%。患者接受TAF转换前,75%的患者接受过TDF治疗(平均疗程51±41个月),5%为ETV治疗(±31个月),20%为其他NAs治疗(±42个月)。基线时,13例(10.7%)的患者HBVDNA仍可检测到,62例(51.2%)患者的eGFR90mL/min/1.73m2。

结果显示,TAF转换治疗12月后,患者的完全病*学抑制(CVS)率从89.3%(/)上升至96.2%(P=0.,图3A)。转换前获得CVS的患者在转换后均维持CVS,2例患者HBeAg消失。ALT复常(按AASLD标准)率从58.7%升高至70.2%(P=0.,图3A)。

图3.CHB患者TAF转换治疗后ALT复常率、平均eGFR水平的变化

肾功能方面,总体而言患者的平均eGFR与转换之前相似,然而在基线时合并CKD的患者(eGFR90mL/min/1.73m2)中,平均eGFR显示有显著性增高(P=0.,图3B)。其中,16.5%(20/62)的患者在TAF转换后12个月,eGFR至少增加10%。15.1%的CKD2期患者(8/53)和33.3%的CKD3期患者(3/9)均表现出CKD分期方面的改善。

在这项中国人群的真实世界研究中,NA经治的CHB患者在TAF转换后12个月,患者在病*学抑制、ALT复常率以及肾功能方面均呈现有显著性改善。

结语

虽然TAF在我国临床正式应用尚不足1年时间,但随着近年来有关TAF的真实世界研究的日益补充,提示CHB患者能够从转换至TAF中获益,并且在肾脏、骨安全性方面有显著改善的循证医学证据汗牛充栋。期待TAF帮助我国广大CHB患者,尤其是肾功能不全、肝移植等特殊人群实现CHB的临床治愈,患者的生存质量获得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可上下滑动查看)

1.AgarwalK,FungSK,NguyenTT,etal.Twenty-eightdaysafety,antiviralactivity,andpharmacokineticsoftenofoviralafenamidefortreatmentofchronichepatitisBinfection.JHepatol;62:-.

2.EuropeanAssociationfortheStudyoftheLiver.EASL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onthemanagementofhepatitisBvirusinfection.JHepatol(),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