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简介
本研究通过对国产自主创新药或仿制药与原研药之间对比性分析,从临床应用、药物经济学、市场表现等多维度论证国产创新药对进口药的可替代性,推动我国药物的自主研发,创新和市场准入。对相关*策的改革提出*策性建议,让中国的创新药起到真正的替代性作用。
品种选择上,分别选取两个仿制药及两个国产创新药品与其进口或是相同药理作用的进口产品从质量一致性、真实世界销售表现、市场准入案例、药物经济学四个方向进行分析,并分析国产药物对于进口药物的可替代性,以及使用国产药品可以节省的卫生资源及可惠及的国内患病人群。
本报告的分析药品为伊马替尼,对比的产品为进口伊马替尼与国内首仿伊马替尼片(以下称“首仿伊马替尼片”)。
2.产品概况和特色
甲磺酸伊马替尼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靶向性和专一性特点,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变期、加速期或α-干扰素治疗失败后的慢性期患者;不能手术切除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患者。伊马替尼是第一个获批的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被誉为近年“有重大突破”,已成为治疗CML的一线治疗药品和治疗胃肠间质瘤的首选药物。
甲磺酸伊马替尼由瑞士诺华公司研发,年5月1日在美国批准上市,商品名Gleevec,其适应证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加速期、急变期和慢性期干扰素耐药的患者。年2月又批准了此药的第二个适应证——不能手术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年4月,诺华伊马替尼批准进口,在中国上市销售。
3.首仿伊马替尼片价格仅为进口药的十分之一
伊马替尼是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一线用药,但进口药价格昂贵。年,国产首仿甲磺酸伊马替尼片获得CFDA批准上市,并获得首仿新药证书,打破了国外企业价格垄断的局面。
价格对比:目前,进口药价格为/盒,每盒0.1g*60片,平均元/片,相同剂型规格下,首仿伊马替尼片价格为20.83元/片。也就是说,在与进口制剂疗效相当的情况下,首仿伊马替尼片价格约为进口药的十分之一。
表1首仿伊马替尼片与进口药价格对比
4.首仿伊马替尼片与进口药质量及疗效一致性对比
首仿伊马替尼片生产厂家通过攻克技术壁垒,突破了原研厂家对该药物晶型的专利保护,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晶型专利,通过临床试验证明,首仿伊马替尼片和进口药各项药动学参数一致,与进口药疗效相当(该项目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
A.生物等效性对比
首仿伊马替尼片在CFDA获批准化药6类,根据CFDA审评审批要求,与原研药品具有相同的生物等效性,是上市的必须条件。首仿伊马替尼片生产厂家于年医院进行了“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在中国健康男性受试者中一项单中心、开放、随机、双周期交叉生物等效性试验”,临床研究批件编号:L、L。试验结果表明,受试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首仿伊马替尼片)和参比制剂进口药为生物等效制剂,且试验期间受试者耐受良好。
图1甲磺酸伊马替尼受试制剂与进口药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
B.首仿伊马替尼片治疗CML-CP多中心临床研究
医院*晓*教授牵头,国内12家知名血液研究中心、医院的知名专家组成的团队,设计并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单臂、观察性研究,针对首仿伊马替尼片,评价其在初始治疗新诊断CML-CP患者的早期治疗反应和安全性,为临床使用伊马替尼仿制品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多中心临床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首仿伊马替尼片的治疗反应优异,大部分患者达到ELN最佳治疗反应标准,与进口药已发表文献结果基本一致,不良反应发生类型及比例与进口药报道基本一致
首仿伊马替尼片治疗CML的安全性良好,早期临床疗效与进口药相近,价格低于进口药。我国为发展中国家,能够承受进口药费用的中国CML患者不足五分之二。因此,首仿伊马替尼上市对社会和患者个人均有重大意义。
C.伊马替尼制剂变革
年,原研伊马替尼上市,选择的剂型是胶囊。之后由于较多患者的消化道耐受问题,3年原研公司推出伊马替尼片剂。至6年,大多数国家的伊马替尼胶囊撤市,目前伊马替尼片剂是最常处方的剂型。与胶囊壳相比,片剂的赋形剂成分更单纯,在超长期服用的情况下,患者消化道的耐受性更好。同时,片剂的全部生产环节均处于GMP环境下,而胶囊壳需要外部采购。因此片剂的生产质量更加有保证。
另外,伊马替尼有多种晶型,其中普通α晶型为针状,结晶形态较粗,难以生产合格的片剂,而适合生产片剂的β晶型的专利要到年才能到期。为此,首仿伊马替尼片生产厂家投入了额外的研发成本,开发出专利结晶技术,成功生产出非针状的α晶型伊马替尼,它和原研的β晶型伊马替尼一样,能够生产稳定、合格的片剂,同时保持了与原研伊马替尼片剂一致的赋形剂成分。
5.首仿伊马替尼片与进口药真实世界销售表现
A.伊马替尼全国销售数量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金额增长速度
IMS数据显示:医院伊马替尼用药金额为87,万元,年前三季度全国销售额达92,万元,三年平均增长率为39.31%;医院伊马替尼用药数量为万片,年前三季度全国销售额达万片,三年平均增长率为59.13%;数量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金额增长速度。
B.进口药用不足50%的数量份额占据了我国伊马替尼市场90%以上的金额份额
随着我国仿制伊马替尼的发展,进口药的市场份额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进口药金额市场份额的下降速度远低于数量的市场份额下降速度;首仿伊马替尼片等仿制药的数量份额已经接近进口药,但进口药的金额份额仍占我国伊马替尼市场的90%以上;进口药用不足50%的数量份额占据了我国伊马替尼市场90%以上的金额份额,其价格之高,不言而喻。
单位:万元
图3-医院伊马替尼各生产企业用药金额
单位:万片
图4-医院伊马替尼各生产企业用药数量
表6-Q3医院伊马替尼各生产企业药品金额及数量份额
C.首仿伊马替尼片市场准入案例:各省的医保准入*策,成为限制首仿伊马替尼片发展的主要因素
年前三季度,伊马替尼在我国各省的分析,进口药份额占比较大的几个省,多数省份的医保*策对首仿伊马替尼片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限制,各省的医保准入*策,成为限制首仿伊马替尼片发展的主要因素:
河北省:城镇居民医保仅将进口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浙江省:大病医保仅将进口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广东省:医保截至年2月份尚未执行首仿伊马替尼片报销*策;
云南省:新农合仅将进口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新疆:大病医保仅将进口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由此可见,调整医保报销*策,按具有同等质量水平的国产仿制药执行伊马替尼报销额,优秀国产仿制药迅速提升市场份额,可节约更多的社保资金,并使更多患者受益。
表8年Q1-Q3全国部分省伊马替尼销售数量份额
6.首仿伊马替尼片预算影响分析
通过预算影响分析得出,在各种不同假设条件下,在药物临床疗效一致性前提下,通过扩大高质量仿制药首仿伊马替尼片的市场份额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和医保对该类药物支付的总额,并对中国高质量仿制药提供直接支持。
模型设置:
◇目标人群人口:1367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率:0.%
◇胃肠道间质瘤发病率:0.%
◇通过IMS销量数据估算全国年各类伊马替尼销售97,盒(60片/盒),因为进口药施行“买三个月赠九个月活动”,所以患者实际使用伊马替尼,盒(60片/盒),即接受治疗患者总人数为12,人
◇根据中国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胃肠道间质瘤发病率计算,年新发病人9,人,加上五年累计患者,即中国约有50,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结合实际治疗数据,可见该类患者接受治疗的比例为25.97%
◇评价年限:1年
◇假设两种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完全没有差异
治疗花费
首仿伊马替尼片:¥83.33/d
进口药:¥/d
A.全国以实际使用份额倒置为假设条件的预算影响分析
假设条件:假设由于医保*策的支持使首仿伊马替尼片实际使用份额与进口药份额倒置,其他药物所占总份额的比例不变
表10全国以实际使用份额倒置为假设条件的市场份额
商品名
现有份额
预计的份额
首仿伊马替尼片
6.79%
91.52%
进口伊马替尼
91.52%
6.79%
其它国产伊马替尼
1.69%
1.69%
模型结果及结论:
目前实际使用份额下中国CML/GIST患者使用首仿伊马替尼片和进口药的总费用¥,,/年;预计份额下中国CML/GIST患者使用首仿伊马替尼片和进口药的总费用¥,,/年。
若通过医保*策的支持使得优质仿制药首仿伊马替尼片与进口药实际使用份额倒置,则可每年节省卫生费用,,元,节省医保资金,,元,节省比例为52%。
若节省的费用全部用于首仿伊马替尼片治疗中国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则可比当前(12,人次)多出15,人次使用到首仿伊马替尼片,提高%的可及率。
A.全国以进口药实际使用份额全部被首仿伊马替尼片替换为假设条件的预算影响分析
假设条件:假设市场上进口药的实际使用份额全部由首仿伊马替尼片替代,其他伊马替尼份额保持不变。
表11全国以进口药实际使用份额全部被首仿伊马替尼片替换为假设条件的市场份额
商品名
现有份额
预计的份额
首仿伊马替尼片
6.79%
98.31%
进口伊马替尼
91.52%
0.00%
其它国产伊马替尼
1.69%
1.69%
模型结果及结论:
目前实际使用份额下中国CML/GIST患者使用首仿伊马替尼片和进口药的总费用¥,,/年;预计份额下中国CML/GIST患者使用首仿伊马替尼片和进口药的总费用¥,,/年。
若通过医保*策的支持使得高质仿制药首仿伊马替尼片完全替代现在进口药的实际使用份额为,则可每年节省卫生费用,,元,节省医保支出,,元,节省比例为56%。
若节省的费用全部用于首仿伊马替尼片治疗中国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则可多增加比当前(12,人次)多出16,人次使用到首仿伊马替尼片,提高%的可及率。
B.全国以首仿伊马替尼片市场销量份额小幅提升为假设条件的预算影响分析
假设条件:假设由于*策的支持使首仿伊马替尼片市场销量份额增加50%,其他药物所占总份额的比例不变
表12全国以首仿伊马替尼片市场销量份额小幅提升为假设条件的市场份额
商品名
现有市场销量份额
预计市场销量份额
首仿伊马替尼片
21.67%
32.50%
进口伊马替尼
72.95%
62.86%
其它国产伊马替尼
5.38%
4.64%
模型结果及结论
目前市场销量份额下中国CML/GIST患者使用首仿伊马替尼片和进口药的总费用¥,,/年;预计份额下中国CML/GIST患者使用首仿伊马替尼片和进口药的总费用¥,,/年。
若通过医保*策的支持使得高质仿制药首仿伊马替尼片完全替代现在进口药的实际使用份额为,则可每年节省卫生费用,,元,节省医保支出,,元,节省比例为35%。
若节省的费用全部用于首仿伊马替尼片治疗中国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则可多增加比当前(12,人次)多出人次使用到首仿伊马替尼片,提高78%的可及率。
结论
在药物临床疗效一致性前提下,通过扩大高质量仿制药首仿伊马替尼片的市场份额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和医保对该类药物支付的总额,并对中国高质量仿制药提供直接支持。
7.首仿伊马替尼片替代性分析结论及*策建议
首仿伊马替尼片与原研药进口药具体高度的质量一致性及临床疗效可替代性。
部分省的医保对于进口药和首仿伊马替尼片给予不同的报销标准,致使首仿伊马替尼片不能进入相应的医保报销体系,大大降低了医院的使用,迫使患者只能选择进口药进行治疗,而进口药高昂的价格一方面大大加重了医保资金的负担,一方面也加重患者负担,更使得很多明明有机会得到伊马替尼治疗的患者而丧失了使用高质量国产仿制药治疗的机会。
制约国产伊马替尼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医保*策,部分地区医保对于原研仿制药的区别对待,使高质量仿制药无法与同品种进口药在同一高度进行公平竞争。
在医保*策的改革上,我们仍然建议:引入谈判机制、统一支付标准。即按商品名逐一谈判进入医保,或同一质量层次药品采取相同的报销金额,不论药品价格高低,报销金额固定,如此,在市场竞争机制的条件下,高价药品必然难以生存,高质量仿制药的使用机会则会大大增加,同时就可以节约更多资金、惠及更多国内患者。
另外,现在阶段不同的医保类型归属不同的行*部门,多头管理,多头牵制。建议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简化企业产品进入医保的审批手续。我国的行*管理体制相互对冲。药品市场准入多头管理,反而制约了国产创新药品的发展。建议简化准入程序,集中管理,获批,即可处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